【涂】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ㄊㄨˊ

部首
笔画10画
部外笔画7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IWTY-86、IWGS-98
统一码6D82
郑码VOMF
仓颉码EOMD
四角码38194
电码3205
异体字

【涂】字概述

〔涂〕字的拼音是(tú),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0画

〔涂〕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涂〕字仓颉码是EOMD,五笔是IWTY-86、IWGS-98,四角号码是38194,郑码是VOMF,中文电码是3205,区位码是

〔涂〕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涂〕字异体字是

【涂】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涂】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625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573頁,第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同都切,音徒──水名。
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又,水名。
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涂也。
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註〕涂,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
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又,堂涂也。
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又,《玉篇》:涂涂,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又,石名。
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𡘋音除──水名。與滁同。
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𡘋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余同。涂吾,水名。
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注解

〔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涂〕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余,五行属

〔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是涂水。

〔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 ⑴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⑵ 乱写⑶ 用笔抹上或抹去⑷ 泥泞⑸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⑹ 同“途”。⑺ 姓。

含【涂】的组词

含【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