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徐锡麟] 朗读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文标签: 边塞 励志 赞美 将士 爱国

出塞诗词注解


    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战场后,用马皮裹卷尸体。《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出塞通用注解


    <p>译文<br/>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br/>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br/>注释<br/>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br/>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br/>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br/>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br/>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br/>参考资料:完善<br/>1、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编著.《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225页<br/>2、程步涛编.《军旅诗词》: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04月第1版:第104页<br/>3、陶冶主编.《名言绝句故事》:商务印书馆,2000年01月第1版:第458页<br/>4、冯亦鹤,汤克友主编.《小学古诗文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12:第242页<br/></p>

作者简介


    徐锡麟 清 诗

    徐锡麟字伯蓀,浙江山陰人氏,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逝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他的一生是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徐锡麟担任绍兴府学堂算学教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