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林则徐] 朗读

【其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诗文标签: 爱国 励志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词注解


    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归田录》:“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当时清廷中的投降派诅咒林则徐。说他被贬新疆是“赵老送灯台”,永无回来之日。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句: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赋,受到时人的诽谤,子产日:“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见《左传·昭公四年》)诗语本此。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故事:旧事,典故。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句:作者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渭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这两句诗用此典故,表达他的旷达胸襟。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通用注解


    <p>译文<br/>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br/>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br/>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br/>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br/>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br/>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br/>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戍卒适宜。<br/>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br/>注释<br/>立:成。<br/>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此句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br/>九垓(gāi)。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br/>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br/>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归田录》:“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当时清廷中的投降派诅咒林则徐。说他被贬新疆是“赵老送灯台”,永无回来之日。<br/>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br/>以:用,去做。<br/>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br/>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刚: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br/>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典故。<br/>参考资料:完善<br/>1、马骥评.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乡情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第270页.<br/>2、余建忠.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05:第440页.<br/>3、林则徐著周轩刘长明注.林则徐在新疆诗词选注: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09月第1版:第3页.<br/>4、周轩,刘长明.林则徐新疆资料全编: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08:第370页.<br/></p>

作者简介


    林则徐 清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785—1850【介绍】: 清福建侯官人,字少穆,一字元抚,晚号竢村老人。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所至必详究地方情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