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

[屈大均] 朗读

牛首开天阙,龙冈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诗文标签: 地方 咏史怀古 感慨

秣陵诗词注解


    暂无

秣陵通用注解


    <p>译文<br/>牛首山的两个山峰东西对峙,犹如皇官前两侧的阙楼。钟山龙蟠虎踞,环抱着帝王之宅。<br/>曾经繁华的六朝都城,如今到处都是杂草丛生,野花飘零。<br/>这里已很少能找到往日显赫的豪门大族,而《玉树后庭花》也早已曲终人杳。<br/>为什么亡国之恨,全让这大江东边的秣陵占尽了呢?<br/>注释<br/>秣陵:即今之南京市。秦始皇及东晋时称秣陵。<br/>牛首:即牛首山。在南京南,山有二峰,东西对峙,似皇官前两侧的阙楼,名双阙,又称天阙。<br/>龙岗:龙冈即钟山。《六朝事迹》:“诸葛亮论金陵地形云:“钟卓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br/>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均建都于南京,后人统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战乱频仍,兴亡迅速。这句诗从围棋残局的不可收拾,表示作者对南明弘光朝灭亡的感慨。<br/>万井:形容都会中户口多。符载《五福楼记》:“二江东注,万井如画。”春草、落花,表示城市残破。<br/>乌衣:东晋以及南朝时聚居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诸名门大族。《六朝事迹》:“乌衣巷,王导、纪瞻宅皆在此。”这里借指明代的遗民。<br/>玉树:玉树:即《玉树后庭花》曲。《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br/>大江:长江。<br/>参考资料:完善<br/>1、徐寒主编;汤一介,文怀沙学术顾问,历代古诗鉴赏下全新校勘珍藏版,中国书店,2011.07,第1075-1076页<br/>2、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古诗观止16明诗词观止(下册),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64页<br/>3、汪文顶,曾宪辉主编;魏清荣编著,中国百家文学名著鉴赏诗歌二,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1,第148页<br/></p>

作者简介


    屈大均 明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630—1696【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余。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