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
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
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
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曲江通用注解
<p>译文<br/>望不见平时帝王的翠辇经过,只能在夜半聆听冤鬼的悲歌。<br/>宫妃金舆不返难见到倾城色,只有曲江的流水被玉殿分波。<br/>临死时才想念在华亭听鹤唳,老臣忧念王室命运悲泣铜驼。<br/>经过天荒地变虽使人心摧折,若比伤春的哀恸此意不算多。<br/>注释<br/>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br/>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br/>子夜:夜半子时,半夜。又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悲歌:悲壮地歌唱。<br/>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倾城色: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此指嫔妃们。<br/>玉殿:宫殿的美称。下苑:本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br/>华亭闻唳鹤: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br/>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br/>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br/>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为国家的衰颓命运而忧伤。<br/>参考资料:完善<br/>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br/>2、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2-54<br/>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47-748<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
[唐]章碣
作者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章孝标子。僖宗干符进士。后流落不知所终。工诗。尝创变体诗,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时人效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人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