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刘迎] 朗读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诗文标签: 女子 追忆 爱情

乌夜啼诗词注解


    乌夜啼: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章台:本为战国时秦国宫名。汉代在此台下有章台街,张敞曾走马过此街。唐人许尧佐有《章台柳传》,后人便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处。 玉鞭斜:这里指月色西斜才策马回家。 啼:啼哭。 醉墨笼纱(lóngshā):此用“碧纱笼”故事。唐代王播少孤贫,寄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为诸僧所不礼。后播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寺壁上所题诗句已被僧用碧纱盖其上。 春思入琵琶(pípá):把春天的情思付之琵琶而弹奏。用晏几道“琵琶弦上说相思”诗意。

乌夜啼通用注解


    <p>译文<br/>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来后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br/>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看着窗外喃喃自语。<br/>放下织梭,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怅然若失,独守空房,泪如雨下。<br/>注释<br/>乌夜啼: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列于《清商曲辞·西曲歌》,并引《古今乐录》云:“西曲歌有《鸟夜啼》。”古辞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br/>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br/>哑哑:乌啼声。吴均《行路难五首》:“唯闻哑哑城上乌。”<br/>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秦川女:指晋朝苏蕙。《晋书·列女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窦滔原本是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苏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br/>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br/>梭:织布用的织梭。其状如船,两头有尖。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怅然:一作怅望。<br/>“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孤:一作“空”。<br/>参考资料:完善<br/>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br/>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67<br/></p>

作者简介


    刘迎 元 词

    刘迎字无党,号无净居士,金东莱人士。其生平事迹在《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中有所记载,遗憾的是其生卒年份未详。但是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兼学者的风采。 刘迎在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