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朗读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文标签: 节日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诗词注解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正月十五夜通用注解


    <p>译文<br/>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br/>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br/>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br/>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br/>注释<br/>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br/>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br/>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br/>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br/>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br/>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br/>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br/>落梅:曲调名。<br/>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br/>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br/>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br/>参考资料:完善<br/>1、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第354页<br/>2、邓楚栋,邓亚文编注,五朝千家诗(上)唐代千家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1,第100页<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苏味道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648—705【介绍】: 唐赵州栾城人。高宗干封进士。武周圣历初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臺平章事。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因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