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ㄇㄧˊ

部首鹿
笔画17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半包围结构
五行
五笔YNJO-86、OXXO-98
统一码9E8B
郑码TXUF
仓颉码IPFD
四角码00294
电码7780
异体字

【麋】字概述

〔麋〕字的拼音是(mí),部首是鹿部,总笔画是17画

〔麋〕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麋〕字仓颉码是IPFD,五笔是YNJO-86、OXXO-98,四角号码是00294,郑码是TXUF,中文电码是7780,区位码是

〔麋〕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麋〕字异体字是

【麋】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麋】字笔顺

【麋】字详解

ㄇㄧˊ

基本解释

〔~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鹿,米声。本义:兽名。即麋鹿。

2.同本义elk; pere David deer

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其角。 —— 《说文》夏献麋。 —— 《周礼·兽人》。疏:“麋是泽解兽”。麋何食兮庭中。 —— 《楚辞·湘妇人》

麋裘(用幼鹿皮制的皮衣);麋侯(糜皮箭靶);麋田(麋群踩过的田);麋脯(干麋肉)

3.通“眉”。眉毛brow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 《荀子·非相》

麋寿(眉寿。长寿);麋首(长寿的人)

4.小兽的通称 young beast。如:麋夭(泛指幼兽);麋卵(指未成长的鸟兽)

5.通“湄”。水边,岸旁bank of waters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 《诗·小雅·巧言》余赐女孟诸之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ㄇㄧˊ

详细解释

1.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与鹿同类而稍大,雄麋青黑色,头生枝角,雌麋呈褐色,体略小。

2.眉毛。

《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3.水边。

《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4.姓。如宋代有麋锴。

ㄇㄧˊ

详细解释

1.哺乳动物名。鹿的一种。原产中国大陆,属稀有珍贵动物。性温顺,以植物为食。雄性有角,角像鹿,头像马,颈背像骆驼,尾像驴,蹄像牛。

2.姓。

【麋】字源字形

麋(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麋(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麋(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麋(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麋(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麋(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麋(金文·商·商) 金文

麋(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麋(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麋(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麋(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麋(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麋(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麋(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麋(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麋(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麋】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