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字概述
〔銮〕字的拼音是(luán),部首是金部,总笔画是14画。
〔銮〕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銮〕字仓颉码是YCC,五笔是YOQF,四角号码是00109,郑码是SKP,中文电码是7019,区位码是。
〔銮〕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銮〕字异体字是 鑾 。
【銮】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銮】字笔顺
【銮】字详解
銮鑾
luánㄌㄨㄢˊ基本解释
①一种铃铛。~铃。
②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亦作帝王车驾的代称。~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驾。~舆。随~。迎~。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金,羉( luán )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
2.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bell。
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 《说文》升车则有銮和之音。 —— 《礼记·经解》銮声哕哕。 —— 《东京赋》
銮刀(系有响铃的刀子);銮辂(装饰有响铃的车子);銮音(响铃的声音);銮声(铃声)
3.皇帝的车驾,因用作帝王的代称 imperial carriage。
銮回(銮驾回转。銮驾,代称天子);銮驾(天子的车驾。也指天子);銮驾队子(指亲近天子的侍卫);銮驾提炉(帝、后出殡时的仪仗)
4.另见 luǎn。
【銮】字源字形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