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bèng ㄅㄥˋ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半包围结构
五行
五笔UAPK
统一码8FF8
郑码WUE
仓颉码YTT
四角码38304
电码6618
异体字

【迸】字概述

〔迸〕字的拼音是(bèng),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9画

〔迸〕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迸〕字仓颉码是YTT,五笔是UAPK,四角号码是38304,郑码是WUE,中文电码是6618,区位码是

〔迸〕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迸〕字异体字是

【迸】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迸】字笔顺

【迸】字详解

bèngㄅㄥˋ

基本解释

爆开,溅射。~跳。~发。~溅。~裂。~射。

详细解释

动词

1.从辵,并声。“辵”( chuò )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

2.同本义run away; flee in disorder

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 《三国志·满宠传》

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锅内时乱迸那样快);迸窜(逃窜);迸逸(逃窜)

3.涌出;喷射gush; spout

银瓶乍破水浆迸。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撺(喷涌飞溅);迸放(喷射发出)

4.爆开,断裂burst; break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 《水浒传》

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5.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spout; spurt; burst forth

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

1bèngㄅㄥˋ

详细解释

1.散走。

《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

2.向外四散。

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红楼梦•第四七回》:“满眼金星乱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

3.裂开。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只听格喳的一声,那来棍迸为六段。”

水桶迸了一道缝儿。

4.涌出。

《文选•潘岳•寡妇赋》:“口呜咽以失声兮,泪横迸而沾衣。”

2bǐngㄅㄧㄥˇ

详细解释

驱逐、排除。

《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汉•郑玄•注:“皇云:『迸,犹屏也。』”

bèngㄅㄥˋ

详细解释

1.向外四处溅出、喷射或爆开。

迸裂、迸发、火花四处乱迸。

2.比喻突然说出。

憋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迸出来。

【迸】字源字形

迸(简·秦·龙岗) 龙岗

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迸】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