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gōu ㄍㄡ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QQCY
统一码94A9
郑码PRZS
仓颉码OPPI
四角码87720
电码6869
异体字

【钩】字概述

〔钩〕字的拼音是(gōu),部首是钅部,总笔画是9画

〔钩〕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钩〕字仓颉码是OPPI,五笔是QQCY,四角号码是87720,郑码是PRZS,中文电码是6869,区位码是

〔钩〕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钩〕字异体字是

【钩】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钩】字笔顺

【钩】字详解

gōuㄍㄡ

基本解释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研究,探寻。~玄。~沉。~校( jiào )。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同“勾”。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镰刀。

古代称圆规。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 gōu ),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2.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hook

鉤,曲也。 —— 《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 —— 《玉篇》金路鉤。 —— 《周礼·春官·巾车》申孙之矢,集于桓鉤。 —— 《国语·晋语》。注:“带鉤也。”岂谓一鉤金。 —— 《孟子》窃鉤者诛。 —— 《庄子·胠箧》以尔鉤援。 —— 《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作刀剑鉤鐔。 —— 《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

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

3.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 compass。如:钩绳。

4.镰刀sickle

木钩而樵。 —— 《淮南子》。高诱注:“钩,镰也。”

5.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 tick。又如: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

6.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a hook- like sword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 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钩镰刀(兵器)

7.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hook stroke

动词

1.钩取;钩住hook

鉤,取也。 —— 《小尔雅》引鉤箝之辞。 —— 《鬼谷子·飞箝》鉤人枉而出直。 —— 《管子·宙合》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

2.引申为逮捕,捉取。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 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

3.探索,探讨probe; explore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唐· 韩愈《进学解》

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

4.牵连involve in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

象声词

鸟叫声 chirp。如: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

【钩】字源字形

钩(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钩(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钩】的组词

含【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