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uò ㄗㄨㄛˋ

部首
笔画12画
部外笔画5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SGTF
统一码9162
郑码FDMI
仓颉码MWOS
四角码18611
电码6797
异体字

【酢】字概述

〔酢〕字的拼音是(zuò),部首是酉部,总笔画是12画

〔酢〕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酢〕字仓颉码是MWOS,五笔是SGTF,四角号码是18611,郑码是FDMI,中文电码是6797,区位码是

〔酢〕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酢〕字异体字是

【酢】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酢】字笔顺

【酢】字详解

1zuòㄗㄨㄛˋ

基本解释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酬~(主客相互敬酒,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爵(回敬主人用的酒器)。

详细解释

名词

1.经传多借为酬醋字。

2.调味用的酸味液体。也作“醋” vinegar。如:酢酒(醋酒,苦酒);酢器(盛着醋的容器)

3.酸味 acidity。如:酢味(酸味);酢涩(味道又酸又涩);酢浆(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

动词

1.变酸,腐败turn acid

主人酒常酢败。 —— 《列仙传》

2.另见 zuò。

2ㄘㄨˋ

详细解释

1.客人以酒回敬主人。

《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酬酢。

2.应答。

宋•陆游〈书感〉诗:“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1zuòㄗㄨㄛˋ

详细解释

用酒发酵或以米、麦、高粱等酿制而成的酸味液体。

《说文解字•酉部》:“酢,𫑷也。”《隋书•卷七四•酷吏传•崔弘度传》:“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宁茹三升艾,不逢屈突盖。”《新唐书•卷八六•薛举传》:“取富人倒县,以酢注鼻,或杙其隐,以求财 。”

酸的。

北周•庾信〈小园赋〉:“枣酸梨酢,桃榹李薁。”元•王祯《农书•梅杏》:“杏类梅者,味酢;类桃者,味甘。”

2ㄘㄨˋ

详细解释

〈书〉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酬酢(宾主互相敬酒)。

1zuòㄗㄨㄛˋ

详细解释

“醋”的本字。

2ㄘㄨˋ

【酢】字源字形

酢(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酢(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酢】的组词

包含【酢】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