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ㄍㄜˊ ㄍㄜˇ

部首
笔画12画
部外笔画9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AJQN
统一码845B
郑码EKRY
仓颉码TAPV
四角码44727
电码5514
异体字

【葛】字概述

〔葛〕字的拼音是(gé,gě),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2画

〔葛〕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葛〕字仓颉码是TAPV,五笔是AJQN,四角号码是44727,郑码是EKRY,中文电码是5514,区位码是

〔葛〕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葛〕字异体字是

【葛】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葛】字笔顺

【葛】字详解

1ㄍㄜˊ

基本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布。~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履。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艸,曷( hé )声。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

2.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Pueraria lobata ),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lobed kudzuvine。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葛面(葛粉)

3.葛布。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衣、带等kohemp cloth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 —— 《明史·海瑞传》

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帔(用葛制成的披肩);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4.夏衣的代称summer clothing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 辛弃疾《水调歌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棉线或毛线作纬 a kind of textile fabric。如:毛葛;华丝葛。

6.通“盖”。掩覆 cover。如:葛沟(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

7.另见 gě。

2ěㄟˇ

基本解释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姓。如:葛天氏(葛天。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2.另见 gé。

3ㄍㄜˇ

详细解释

1.植物名。豆科葛属,多年生蔓草。茎细长,复叶阔大,花紫赤色,结实成荚。根可入药,亦可取出淀粉,供食用及制糊用。纤维可织布及作造纸原料。

2.夏天所穿的衣服。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万事几时足〉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

3.国名。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嬴姓。故城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葵兵县东北。

1ㄍㄜˊ

详细解释

姓。如晋代有葛洪。

2ㄍㄜˇ

详细解释

1.植物名。多年生蔓草。茎细长蔓生,叶大,花紫红色,谢后结荚果。块根肥大,可入药、食用及制糊用。纤维可供织布及造纸。通称“葛麻”。

2.以丝为经,绵、麻为纬,织成的表面有明显横纹的纺织品。

毛葛。

3.古国名。夏朝所封诸侯国。嬴姓。故城在今河南葵兵东北。

1ㄍㄜˊ

详细解释

姓。

2ㄍㄜˇ

【葛】字源字形

葛(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葛(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葛(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葛(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葛(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葛】的组词

含【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