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祔】字概述
〔祔〕字的拼音是(fù),部首是礻部,总笔画是9画。
〔祔〕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祔〕字仓颉码是IFODI,五笔是PYWF,四角号码是34200,郑码是WSND,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祔〕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祔〕字异体字是 。
【祔】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祔】字笔顺
【祔】字详解
祔
fùㄈㄨˋ基本解释
①奉新死者的木主于祖庙与祖先的木主一起祭祀:“卒哭,明日以其班~。”
②合葬:“周公盖~。”
详细解释
名词
◎祭名。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ancient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卒哭明日以其班祔。 —— 《仪礼·既夕礼》
祔主(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祔祀(在祖庙内后死者附于先灵下合祭);祔庙(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动词
◎合葬 bury in the same tomb。如:祔穴(合葬的墓穴);祔葬(合葬);祔窆(合葬);祔次(合葬的序列)
祔
fùㄈㄨˋ详细解释
动
1.奉新死者的神主入庙,与先祖合祭。
《说文解字•示部》:“祔,后死者合食于先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明史•卷一五•孝宗本纪》:“己酉,宪宗神主祔太庙。”
2.子孙的棺木附葬在祖坟里。
《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豫章王综传》:“后梁人盗其柩来奔,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
祔
fùㄈㄨˋ详细解释
1.〈书〉古代的一种祭祀,后死者的神主入于祖庙合祭。
己酉,宪宗神主祔太庙(《明史‧卷十五‧孝宗本纪》)。
2.〈书〉合葬。
后梁人盗其柩来奔,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列传‧豫章王综》)。
【祔】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