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è ㄟˋ

部首
笔画7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RDBN
统一码627C
郑码DGYY
仓颉码QMSU
四角码51012
电码2108
异体字

【扼】字概述

〔扼〕字的拼音是(è),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7画

〔扼〕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扼〕字仓颉码是QMSU,五笔是RDBN,四角号码是51012,郑码是DGYY,中文电码是2108,区位码是

〔扼〕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扼〕字异体字是

【扼】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扼】字笔顺

【扼】字详解

èㄟˋ

基本解释

用力掐着,抓住。~杀。~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虎。

抓要点,简要。~要。

把守,控制。~制。~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2.同本义clutch; grip

搤,捉也。 —— 《说文》力扼虎,射命中。 —— 《汉书·李陵传》搤其喉而不得进。 —— 《后汉书·荀彧传》不搤其亢。 —— 《汉书·娄敬传》搤熊罴。 —— 《汉书·扬雄传》搤,持也。 —— 《广雅·释诂三》

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3.扼守;据守 control; guard

扼险(控制要害);扼据(控制);

4.阻碍,堵住stop up

因而搤之可也。 —— 《庄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气逆于喉)

èㄟˋ

详细解释

1.捉、持、握。

《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汉书•卷五四•李广传》:“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

2.据守、控制。

《新唐书•卷一七一•李光进传》:“密遣田布伏精骑沟下,扼其归。”

扼险。

3.堵住、阻塞。

《管子•度地》:“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晋书•卷一•宣帝纪》:“凡攻敌,必扼其喉而舂其心。”

车辕前端套在牛、马等颈上的横木。

《庄子•马蹄》:“夫加之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

èㄟˋ

详细解释

1.握;持。

扼腕。

2.掐住;抓住。

扼死、扼杀、扼住喉咙。

3.控制;据守。

扼守、扼险。

4.车衡两端套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横木。通“軛”。

【扼】字源字形

扼(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扼(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扼】的组词

含【扼】的成语

包含【扼】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