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huāng ㄓㄨㄤ

部首
笔画7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NHDV-86、UVG-98
统一码599D
郑码ZIZM
仓颉码VMV
四角码24240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妝】字概述

〔妝〕字的拼音是(zhuāng),部首是女部,总笔画是7画

〔妝〕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妝〕字仓颉码是VMV,五笔是NHDV-86、UVG-98,四角号码是24240,郑码是ZIZM,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妝〕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妝〕字异体字是

【妝】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妝】字笔顺

【妝】字详解

zhuāngㄓㄨㄤ

基本解释

修飾、打扮。化~。~飾。~點。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員的衣裝服飾。上~。卸~。

女子出嫁時陪送的衣物。嫁~。

修飾,打扮的式樣。時~。古~。

详细解释

1.形聲。从女,爿( pán )聲。本義:梳妝打扮。

2.同本義apply makeup

妝,飾也。 —— 《說文》。字亦作娤。不待飾裝(妝)。 ——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靚莊(妝)刻飾。 —— 司馬相如《上林賦》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 唐· 白居易《琵琶行》綠雲擾擾,開妝鏡也。 —— 唐· 杜牧《阿房宮賦》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妝。 —— 鮑照《擬行路難》想着他眉兒淺淺描,臉兒淡淡妝。 —— 王實甫《西廂記》

妝束(打扮的樣式);妝臺(婦女梳妝用的鏡臺。亦借指閨房);妝嚴(妝束;打扮)

3.假裝。同「裝」pretend

叉手躬身,妝聾做啞。 —— 王實甫《西廂記》

妝謊子(裝腔,作假);妝晃(裝門面,擺樣子)

名词

1.女子身上的妝飾、脂粉woman's personal adorn ments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 《樂府詩集·木蘭詩》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 杜甫《新婚別》

豔妝;濃妝;妝光(盛裝的容貌);妝盒(盛梳妝品的盒子);妝淚(女子的粉淚);妝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等物)

2.演員身上的裝飾 decorations

卸妝

3.裝飾的式樣style

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 —— 唐· 李羣玉《黃陵廟》

宣和妝;宮樣十八九妝;妝束(服飾);妝梳(梳妝打扮的款式);妝飾(打扮的樣式)

zhuāngㄓㄨㄤ

详细解释

1.妇女的容貌修饰。

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唐•杜甫〈新婚别〉诗:“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2.修饰的模样。

唐•韩偓〈梅花〉诗:“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新娘妆。

3.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等。

《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那怎的个下茶、行聘、送妆、过门,都不及细说到了。”

嫁妆。

妇女用脂粉修饰容貌。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妆扮、梳妆打扮。

zhuāngㄓㄨㄤ

详细解释

1.用脂粉修饰打扮,使容貌更美。

梳妆、化妆。

2.仪态容貌的妆饰及打扮。

红妆、淡妆、新娘妆。

3.指女子陪嫁的物品。

嫁妆、妆奁。

【妝】字源字形

妝(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妝(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妝(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妝(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妝(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妝(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包含【妝】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