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ㄧˋ

部首丿
笔画2画
部外笔画1画
字形嵌套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QTY-86、RTY-98
统一码4E42
郑码OS
仓颉码K
四角码40000
电码0034
异体字

【乂】字概述

〔乂〕字的拼音是(yì),部首是丿部,总笔画是2画

〔乂〕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乂〕字仓颉码是K,五笔是QTY-86、RTY-98,四角号码是40000,郑码是OS,中文电码是0034,区位码是

〔乂〕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独体字

〔乂〕字异体字是

【乂】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乂】字笔顺

【乂】字详解

ㄧˋ

基本解释

治理,安定。~安(太平无事)。

贤才。俊~在官。

割。~草。~麦。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丿从乂相交。又作“刈”。本义: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

2.同本义mow

乂,芟草也。 —— 《说文》

3.治理;安定govern; settle; stable

乂,治也。 —— 《尔雅》有能俾乂。 —— 《书·尧典》保国乂民。 —— 《汉书·武五子传》朝野安乂。 —— 《北史》

乂安(太平无事)

1ㄧˋ

详细解释

1.割草。刈的本字。

《说文解字•丿部》:“乂,芟艸也。”

2.治理。

《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齐怀王刘闳传》:“保国乂民,可不敬与!”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安定、平静。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乂安。”《文选•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宁,思和求中。”

才德出众的人。

《书经•皋陶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官方与能,英乂克举。”

2àiㄞˋ

详细解释

惩戒。

《新唐书•卷一○○•裴矩传》:“太宗即位,疾贪吏,欲痛惩乂之。”

ㄧˋ

详细解释

1.〈书〉治理。

保国乂民。

2.〈书〉安定。

天下乂安。

3.〈书〉才德杰出的人。

俊乂之士。

【乂】字源字形

乂(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乂(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乂(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包含【乂】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