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字笔顺
【匈】字详解
匈
xiōngㄒㄩㄥ基本解释
①〔~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
②古同“胸”。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勹,凶声。勹( bāo ),裹。本义:胸膛。
2.“胸”的古字bosom; chest。
匈,膺也。 —— 《说文》。字亦作胷、作胸胸满。 —— 《素问·腹中论》贯匈国。其为人胸有窍。 —— 《海内南经》
3.心胸;胸怀。
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 —— 《资治通鉴》
匈臆(胸怀)
4.胸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 汉王, 汉王伤匈。 —— 《史记》
5.称匈奴。亦泛称北方少数民族Hsiung-Nu。
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 —— 《旧唐书》
匈
xiōngㄒㄩㄥ详细解释
名
1.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为胸的本字。
《管子•任法》:“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牋》:“犹欲触匈奋首。”
2.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参见“匈奴”条。
3.匈牙利共和国的简称。
动
◎喧扰不安。
《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天下匈匈,劳苦数岁。”
匈
xiōngㄒㄩㄥ详细解释
◎同“胸”。
【匈】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