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xiá ㄒㄧㄚˊ

部首
笔画13画
部外笔画9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GNHC
统一码7455
郑码CXXX
仓颉码MGRSE
四角码17147
电码3838
异体字

【瑕】字概述

〔瑕〕字的拼音是(xiá),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13画

〔瑕〕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瑕〕字仓颉码是MGRSE,五笔是GNHC,四角号码是17147,郑码是CXXX,中文电码是3838,区位码是

〔瑕〕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瑕〕字异体字是

【瑕】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瑕】字笔顺

【瑕】字详解

xiáㄒㄧㄚˊ

基本解释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玷。~垢。~疵。

空隙。~隙。~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古同“霞”。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玉,叚( xiá )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2.同本义red flaw

瑕,玉小赤也。 —— 《说文》赤瑕驳榮。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江珠瑕英。 —— 左思《蜀都赋》深瑕而泽。 —— 《考工记·弓人》璧有瑕,请指示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瑕不掩瑜。 —— 《礼记·聘义》

瑕适(玉上的斑痕。比喻缺失)

3.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缺点或小毛病defect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 《左传·闵公元年》善言无瑕讁。 —— 《老子》德音不瑕。 —— 《诗·豳风·狼跋》弃瑕录用。 ——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瑕瑜(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

4.裂缝;罅隙gap

凡相胶…深瑕而泽,紾而博廉。 —— 《周礼》

瑕缝(裂缝;裂隙)

5.引申为空虚、空子loophole; opportunity

攻坚则韧,乘瑕则神。 —— 《管子》

瑕隙(可乘的间隙,嫌隙)?

6.带红色的玉red jade

于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 —— 扬雄《蜀都赋》

动词

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blame

惟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 《左传》

瑕訾。

xiáㄒㄧㄚˊ

详细解释

1.玉上的斑点。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璧有瑕,请指示王。”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玩冰壸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

白璧无瑕、瑕不掩瑜。

2.过失、缺点。

晋•庾亮〈让中书监表〉:“苟无大瑕,犹或见容。”唐•陈章甫〈与吏部孙员外书〉:“不以小瑕弃大美。”

3.间隙、空隙。

《管子•制分》:“故凡用兵书,攻坚则轫,乘瑕则神。”《西游记•第五五回》:“行者自门瑕处钻将进去。”

xiáㄒㄧㄚˊ

详细解释

1.玉上的斑点(与“瑜”相对)。比喻缺点。

瑕疵、洁白无瑕、白璧微瑕。

2.姓。

【瑕】字源字形

瑕(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瑕(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瑕(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瑕(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瑕(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瑕(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瑕(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瑕(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瑕(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瑕】的组词

含【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