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字笔顺
【於】字详解
於于
1yúㄩˊ基本解释
①〈介〉在。生~憂患。
②對;對於。敏~事而慎~言。
③到,至;至。出於幽谷,遷于喬木。
④自;從。將拯~水火之中。
⑤比。表示比較。苛政猛~虎。
⑥被:表示被動:勞力者治~人。
⑦給。己所不欲,勿施~人。
⑧〈助〉表示語氣,無實義。~,語辭也。
⑨〈連〉表示並列。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魯也。
⑩姓。
详细解释
叹词
◎表示感叹 wo 佥曰:“於! 鲧哉!”——《书·尧典》
名词
1.“乌”的古字。乌鸦crow。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 —— 《穆天子传》
2.另见 yú。
於于
2wūㄨ基本解释
①同“烏”。鳥名。虎豹為羣,~鵲與處。
②嘆詞。表示讚美。~穆清廟,肅雝顯相。
详细解释
1.名。
2.姓。
3.另见 wū;yú“于 2 ”
於于
3yūㄩ详细解释
介
1.在。
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2.给。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向。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4.对。
《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心不忍、于事无补。
5.到、至。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闲。”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6.从、由。
《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7.被,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被动。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8.为、为了。
《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9.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和、与、跟。
《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苏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连
◎与、和,表示并列。
《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汉书•卷六○•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动
◎依靠。
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于。”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助
◎位于句首的语气词,无义。
《易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于惟余甿,饥伤喘呼。”
名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於于
1yúㄩˊ详细解释
名
◎“烏”的本字。
《穆天子传•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晋•郭璞•注:“于,读曰乌。”
叹
◎表示感叹、赞美的语气。
《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史记•卷二•夏本纪》:“皋陶曰:『于!慎其身修。』”
於于
2wūㄨ详细解释
1.用于地名:
2.于陵,古地名,在今山东邹平东南。
3.於潜,旧县名,在浙江。
於于
1yúㄩˊ详细解释
◎姓。
於于
2yúㄩˊ详细解释
◎〈书〉叹词。表示感慨或赞美。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於于
3wūㄨ详细解释
1.引进地点、范围、时间等,相当于“在”。
饭店位于机场对面、于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生于70年代。
2.引进对象,相当于“向”、“給”、“對”。
问道于盲、于事无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引进来源、起点,相当于“從”、“自”。
青出于蓝、佛教发源于印度。
4.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地主队败于客队、见笑于大方之家、限于篇幅,忍痛割爱。
5.引进方向、目标。
天气逐渐趋于稳定、致力于学术研究。
6.引进方面、原因、目的。
勇于负责、苦于没有机会、执著于实现理想。
7.引进比较的对象。∥也作“于”。
重于泰山、苛政猛于虎、成长率高于预期。
於于
4yúㄩˊ【於】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港中大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仰天湖
楚〔战国〕 简 夕阳坡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砖瓦厂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