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diàn ㄉㄧㄢˋ tián ㄊㄧㄢˊ

部首
笔画7画
部外笔画5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WLG
统一码4F43
郑码NKI
仓颉码OW
四角码26200
电码0140
异体字

【佃】字概述

〔佃〕字的拼音是(diàn,tián),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7画

〔佃〕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佃〕字仓颉码是OW,五笔是WLG,四角号码是26200,郑码是NKI,中文电码是0140,区位码是

〔佃〕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佃〕字异体字是

【佃】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佃】字笔顺

【佃】字详解

1diànㄉㄧㄢˋ

基本解释

向地主或官府租种土地的农民。~户。~农。~客(晋代世家豪强荫庇下的一种依附农民)。~东。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人,田声。“田”又兼表字义。①( tián )本义:耕种土地 ②引申义:租种田地。

2.同引申义,也指向地主或在古代向官府租种土地 rent land from a landlord。如:承佃(旧社会农民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佃人(租种官府或地主田地的农民)

3.〈方〉∶租借;租赁 rent。如:佃屋;佃铺面。

4.通“畋( tián )”。畋猎,猎取禽兽hunt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易·系辞下》则又成王之所佃。 —— 《诗·小雅·信南山》笺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 —— 《潜夫论·贤难》

名词

1.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tenant。如:东佃(地主和佃户的合称)

2.田租 land rent。如:佃科(官田收租的章程)

3.契约 lease。如:撤佃,退佃(地主收回租给农民的土地)

4.另见 tián。

2tiánㄊㄧㄢˊ

基本解释

耕作。

古同“畋”,打猎。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人,田声。本义:耕作。

2.同本义till the farmland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 《诗·小雅·信南山》即上言方佃作诗。 —— 《汉书·韩安国传》

佃作(从事耕作);佃具(耕具,农具);佃器(农具)

3.打猎hunt

以佃以渔。 —— 《易·系辞下》齐侯至自佃。 —— 《左传·昭公二十年》

佃渔(猎兽和捕鱼)

4.另见 diàn。

1diànㄉㄧㄢˋ

详细解释

承租他人田地耕种,或为他人佣耕的人。

明•张自烈《正字通•人部》:“佃,代耕农也。”《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稽其亩步,订其主佃,亦莫如乡都之便也。”

承租土地。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

2tiánㄊㄧㄢˊ

详细解释

1.耕种。

《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佃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

2.打猎。

《易经•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1diànㄉㄧㄢˋ

详细解释

1.租田耕种。

佃地、佃租、佃农。

2.姓。

2tiánㄊㄧㄢˊ

详细解释

1.耕种田地。

2.〈书〉打猎。通“畋”。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易经‧系辞下》)。

【佃】字源字形

佃(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佃】的组词

包含【佃】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