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táng ㄊㄤˊ

部首
笔画13画
部外笔画10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RYVK-86、ROVK-98
统一码642A
郑码DTXJ
仓颉码QILR
四角码50065
电码2288
异体字

【搪】字概述

〔搪〕字的拼音是(táng),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3画

〔搪〕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搪〕字仓颉码是QILR,五笔是RYVK-86、ROVK-98,四角号码是50065,郑码是DTXJ,中文电码是2288,区位码是

〔搪〕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二级汉字

〔搪〕字异体字是

【搪】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搪】字笔顺

【搪】字详解

tángㄊㄤˊ

基本解释

挡,抵拒。~风。~寒。~饥。

支吾,敷衍。~塞( sè )。

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瓷。~炉子。

同“镗”。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2.同本义draw

搪,张也。 —— 《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

3.抵挡keep out; ward off

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塘。 —— 《西游记》。又如:搪不住风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撑(牴触);搪报(紧急军情报告);搪撞(冲撞,冒犯);搪击(抗击);搪突(冒犯;抵触;接触)

4.敷衍,应付,马马虎虎干 perform one's duty negligently; gloss over; elaborate。如:搪抹(敷衍);搪差使;你先搪一阵,等我回来再说。

5.骗取,混take pertunctorily

搪得几碗酒吃。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那厮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 —— 《水浒传》

6.荡;划paddle

只见那只船搪将开去。 —— 《水浒传》

7.均匀涂抹 daub; clay over。如:搪泥;四壁用细泥搪过。

tángㄊㄤˊ

详细解释

1.抵御、招架。

搪风冒雨、水来土搪。

2.敷衍、应付。

搪塞、搪差事。

3.混、骗。

《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每日早间,问店小二讨些汤洗了 面便出门,长篇见宰相,短卷谒公卿,搪得几碗酒吃。”

4.把泥土或涂料均匀的涂在器物上。

搪炉子。

5.冒昧、冒犯。

搪突。

tángㄊㄤˊ

详细解释

1.抵挡。

搪饥、搪风冒雨、水来土搪。

2.敷衍;应付。

搪塞、搪差事。

3.涂抹。

搪瓷、搪炉子、用画笔搪脸。

【搪】字源字形

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搪】的组词

包含【搪】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