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字笔顺
【嗜】字详解
嗜
shìㄕˋ基本解释
◎喜欢,爱好。~学。~酒。~好( hào )。~欲。~痂之癖(形容人的乖僻嗜好。亦称“嗜痂成癖”)。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耆( shì )声。本义:爱好。
2.同本义have a liking for。
嗜,嗜欲,喜之也。 —— 《说文》屈到嗜芰。 —— 《韩非子·难四》性嗜酒。 —— 《世说新语·简傲》余幼时即嗜学。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嗜学(非常好学);嗜癖(嗜好而入迷);嗜胆(嗜食苦胆。比喻特异的习性);嗜茗(爱好喝茶);嗜古(好古);嗜书(爱好读书);嗜杀(喜好杀戮);嗜枣(指特殊的嗜好);嗜爱(嗜欲;爱好)
3.贪求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吾闻国家败政,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 —— 《国语·楚语下》邠人偷嗜暴恶者。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 柳宗元《蝜蝂传》
嗜利(贪求私利;贪图钱财);嗜血(猛兽贪于血食,后亦用以形容人凶残成性)
名词
◎贪求的东西 avaricious desires嗜欲无限。——《韩非子·解老》
嗜
shìㄕˋ详细解释
动
1.喜爱、爱好。
《聊斋志异•卷七•宦娘》:“温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虽逆旅未尝暂舍。”
嗜赌、嗜酒如命。
2.贪求、贪爱。
《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唐•柳宗元〈蝜蝂传〉:“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嗜
shìㄕˋ详细解释
1.喜爱;爱好。
嗜好。
2.热衷;贪求。
嗜赌、嗜酒、嗜财如命。
【嗜】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