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shān ㄕㄢ

部首
笔画7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AMCU-86、AWCU-98
统一码829F
郑码EQX
仓颉码THNE
四角码44407
电码5348
异体字

【芟】字概述

〔芟〕字的拼音是(shān),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7画

〔芟〕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芟〕字仓颉码是THNE,五笔是AMCU-86、AWCU-98,四角号码是44407,郑码是EQX,中文电码是5348,区位码是

〔芟〕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芟〕字异体字是

【芟】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芟】字笔顺

【芟】字详解

shānㄕㄢ

基本解释

割草,引申为除去。~草。~除(a.除草;b.删削文字)。~夷。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殳( shū )。殳,兵器。以殳除草。本义:铲除杂草。

2.同本义mow grass

芟,刈草也。 —— 《说文》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 —— 《周礼·肆师》芟蕰崇之。 —— 《左传·隐公六年》载芟载柞。 —— 《诗·周颂·载芟》。注:“除草曰芟。”

芟夷(除草,割草);芟荑(同“芟夷”。刈除);芟柞(指耕作);芟翦(芟剪。剪除;修剪);芟薙(刈除);芟柞(割除草木);芟秽(割除杂草。后用以比喻除去祸害)

3.斩杀;消灭;清除kill; eliminate; clear away

芟野菼。 —— 《淮南子·本经》。注:“杀也。”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 《资治通鉴》

芟讨(讨灭敌人);芟锄(除去,铲除);芟刈(割,引申为杀戮);芟夷(铲除;除草;亦指杀戮);芟定(平定)

4.删除 delete; strike out。如:芟削(删除);芟翦(芟剪。删除)

名词

1.大镰刀scythe

权节其用,耒、耜、耞、芟。 —— 《国语·齐语》

芟割(用镰刀收割)

2.[用作防汛护堤]砍下的芦荻reed

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辮竹纠芟为索。 —— 《宋史》

shānㄕㄢ

详细解释

1.除草。

《说文解字•艸部》:“芟,刈草也。”《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汉•毛亨•传:“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2.削除。

《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镕裁》:“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大镰刀。

《国语•齐语》:“耒、耜、耞、芟。”三国吴•韦昭•注:“芟,大镰,所以芟草也。”唐•柳宗元〈宥蝮蛇文〉:“彼樵竖持芟,农夫执耒,不幸而遇,将除其害。”

shānㄕㄢ

详细解释

1.〈书〉割除(草)。

遂拔所佩刀,亲自芟草(《北史‧卷二十二‧长孙道生列传》)。

2.〈书〉削除;删去。

今所定律令,芟繁就简(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纂修》)。

【芟】字源字形

芟(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芟(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芟(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芟(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包含【芟】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