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字概述
〔劈〕字的拼音是(pī,pǐ),部首是刀部,总笔画是15画。
〔劈〕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劈〕字仓颉码是SJSH,五笔是NKUV,四角号码是70227,郑码是XMSY,中文电码是0490,区位码是。
〔劈〕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劈〕字异体字是 礕 。
【劈】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劈】字笔顺
【劈】字详解
劈
1pīㄆㄧ基本解释
①用刀斧或强力破开。~杀。~刺。~成两半。
②雷电击坏或击毙。天打雷~。
③冲着,正对着。~头盖脑。
④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刀、斧、楔子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属于这一类(亦称“尖劈”)。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2.同本义chop; cleave; split。
劈,破也。 —— 《说文》劈,分也。 —— 《广雅》劈,剖也。 —— 《埤苍》以刀劈狼首。 —— 《聊斋志异·狼三则》
劈心(剖心);劈半儿(分做两半);劈拉(成八字分开);劈笺(裁纸);劈空(划破长空)
3.俗称雷击为“劈” strike。
劈雷(打雷)
4.正对着; 冲着 [be right against (one’s face)]。
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 —— 《水浒传》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
劈心(对准心口);劈腰(当腰,正对着腰);劈脊(正对着脊背);劈口(正对着嘴);劈头劈脸(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劈先里(首先;开头);劈头(立即;马上);劈空(突然;忽然)
5.辨distinguish。
举其理,则皆谟明渊沉,剖微穷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 —— 唐· 柳宗元《答问》
名词
◎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截面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 wedge。 如:尖劈。
形容词
1.〈方〉。
2.不能自持 lose self-control。
高兴劈了;喜欢劈了
3.嘶哑 hoarse。
嗓子劈了
4.另见 pǐ。
劈
2pǐㄆㄧˇ基本解释
①分开。~柴。~成三股。
②分裂,使从原物上分开。把菜帮儿~下来。
③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叉。
详细解释
动词
1.把绳股分开以拆散[绳子] split。
把绳子劈成三股
2.剥…;摘叶子 strip off; break off。
劈白菜帮子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injure one’s legs or fingers by opening them too wide]。
劈拉(两腿叉开)
4.〈方〉∶说say。
不要怪我劈直话。 —— 周立波《山乡巨变》
5.另见 pī。
劈
1pīㄆㄧ详细解释
动
1.用刀斧等从纵面将物体破开。
唐•白居易〈浔阳三题˙溢浦竹〉诗:“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宋•乐雷发〈乌乌歌〉:“请君为我焚却离骚赋,我亦为君劈碎太极图。”
劈柴、劈成两半、直劈而下。
2.雷电击毁。
天打雷劈。
3.朝著、对著。
《水浒传•第三八回》:“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出去,淋那酒保一身。”
劈面、劈头。
劈
2pǐㄆㄧˇ详细解释
◎参见“劈柴”条。
劈
1pīㄆㄧ详细解释
1.用刀斧等将物体从纵面破开。
劈开、劈柴、劈波斩浪。
2.(竹木等)裂开。
木板劈了、钢笔尖劈了,不能写了。
3.雷电击下。
天打雷劈、这棵神木遭雷劈了。
4.朝著;正对著。
劈面、劈头盖脑。
5.一种由两斜面合成的简单器械,纵剖面呈三角形。如刀、斧、楔子等的刃即属此类。也作“尖劈”。
劈
2pīㄆㄧ详细解释
1.分开;使分开。
劈一半给你、一根绳子劈三股。
2.腿或手指极度分开。
劈腿、劈叉。
3.使离开;撕扯下来。
劈地瓜叶、劈萝卜缨子。
【劈】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