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字概述
〔撚〕字的拼音是(niǎn),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5画。
〔撚〕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撚〕字仓颉码是QBKF,五笔是RQDO,四角号码是53038,郑码是DRSU,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撚〕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撚〕字异体字是 捵 。
【撚】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撚】字笔顺
【撚】字详解
撚捻
niǎnㄋㄧㄢˇ基本解释
①执,持取。
②揉搓;搓捻。
③弹琵琶的一种指法。
④接续;系。
⑤蹂,践踏:“前后不相~,左右不相干”。
⑥撵,驱逐。
⑦紧。
详细解释
动词
1.执,持取hold。
成济撚戟直奔辇前。 —— 《三国演义》
撚须(捋须);撚眉(手捻眉毛);撚梢子(摇小鼓);撚钱(用手撚钱旋转的一种游戏);撚弄(抚玩)
2.揉搓;搓捻 twist。
撚粉(搓面粉或米粉)
3.蹂,践踏trample。
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 —— 《淮南子·兵略训》
4.按 press。
撚指(弹指)
名词
◎揉搓而成的卷儿 things twisted into a long, slender form。 如:撚子(用纸搓成的小卷儿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 【漢典】。
撚捻
niǎnㄋㄧㄢˇ详细解释
动
1.用手指捏取、夹取。
《聊斋志异•卷二•婴宁》:“有女郎携婢,撚梅花一枝。”
撚花、撚香。
2.握、拿。
唐•杜牧〈重送〉诗:“手撚金仆姑,腰悬玉辘轳。”《水浒传•第六回》:“那汉撚著朴刀来斗和尚。”
3.用手指揉搓。
唐•韩偓〈咏手〉诗:“背人细撚垂臙鬓,向镜轻匀衬脸霞。”
4.蹈蹂、践踏。
《淮南子•兵略》:“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
5.驱逐、驱赶。
《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鲁公子听小姐缢死,还道是做成的圈套,撚他出门。”
6.一种弹奏琵琶的手法。揉弄、拨弄。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旧桃花刘郎又撚,料得新吴宫西施不愿。”
撚捻
niǎnㄋㄧㄢˇ详细解释
1.用手指搓揉。
撚纸、撚断数茎须。
2.用手指捏取。
撚花、撚香祈福。
【撚】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