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少年时期的诗,常常情感洋溢,意境华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华丽,容易陷入轻薄的境界。就像是在一片绚烂的花海中,虽然美丽,却少了那份深沉与厚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晚年,诗人的风格却突然转变,不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逐渐回归到朴素自然,风骨更加凛然。这种转变就像是在历经风雨后,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使得诗作更加深入人心。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时期的诗,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但往往过于矫揉造作。而到了晚年诗人的心境逐渐成熟,对生活的感悟也更加深刻,诗作自然也就更加真挚动人。所以我们常说“诗言志”,诗人的风格变化,正是他们内心世界不断升华的体现。
热门名句推荐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 出自《佚名《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