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这句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描绘了严寒的冬日景象。下面我们就来逐句解析这句诗的含义。
首先“一之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即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这里的“觱发”形容寒风呼啸,刺骨的冷风像是猛兽般地吹拂着大地,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
接着“二之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二。而“栗烈”则形容风势更加猛烈,寒气逼人。这里的“栗”字,有颤抖、发抖之意,形容人们因为寒冷而身体颤抖的样子。
整句诗通过对比“一之日”和“二之日”的寒风,生动地描绘出了冬日严寒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寒冷的冬日里,依然辛勤劳作的艰辛。这句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令人感同身受。
热门名句推荐
-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 出自《佚名《大东》》
-
群公先正,则不我闻。 --- 出自《佚名《云汉》》
-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 出自《佚名《行苇》》
-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 出自《佚名《正月》》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出自《佚名《风雨》》
-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 出自《佚名《巧言》》
-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 出自《佚名《简兮》》
-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 出自《佚名《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