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在这句诗中诗人以“浮世”和“红蕖”为意象,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浮世”一词描绘了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它意味着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虚幻的,就像水面的泡沫一样,瞬间即逝。而“多聚散”则形象地说明了人生中充满了相聚与别离,如同聚散无常的风云,让人无法预料。
接着“红蕖”这一意象,既代表了美丽的事物,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红蕖又称荷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但是诗句中的“何事亦离披”,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惋惜。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存在的遗憾,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对“浮世”和“红蕖”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它提醒我们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要珍惜眼前人、眼前事,珍惜那些美好而脆弱的瞬间。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人生如梦,要学会接受聚散无常的现实,学会在变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热门名句推荐
-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 出自《佚名《行苇》》
-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 出自《佚名《正月》》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出自《佚名《风雨》》
-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 出自《佚名《巧言》》
-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 出自《佚名《简兮》》
-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 出自《佚名《黍苗》》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出自《佚名《静女》》
-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 出自《佚名《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