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首先“倚杖柴门外”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倚杖意味着诗人年事已高或身体疲惫,选择倚靠在门外的柴门上,这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柴门通常指的是简陋的木门,这里的柴门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非豪华,而是朴素自然。
接着“临风听暮蝉”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这幅画面。临风表明诗人正站在微风中,感受着风的轻拂。暮蝉则是夏日傍晚特有的景象,蝉鸣声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感觉。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奈,诗人听暮蝉,或许在感叹时光的流逝,或许在回忆往昔的岁月。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乡村晚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这样的诗句让人心生向往,渴望回归自然,体验那份宁静与简单。
热门名句推荐
-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出自《佚名《绸缪》》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 出自《佚名《月出》》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出自《佚名《伐木》》
-
岂曰无衣?六兮。 --- 出自《佚名《无衣》》
-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 出自《佚名《击鼓》》
-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 出自《佚名《凯风》》
-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 出自《佚名《柏舟》》
-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 出自《佚名《击鼓》》
-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 出自《佚名《柏舟》》
-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 出自《佚名《绿衣》》
-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 出自《佚名《卷耳》》
-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出自《佚名《关雎》》
-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 出自《佚名《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