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衾不耐五更寒。
罗衾不耐五更寒,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在茅屋中感受着深深的寒意。
首先“罗衾”指的是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古代富贵人家常用来做被子。这里的“罗衾”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但也暗示了他此刻的困境。诗人在茅屋中,本应享受温馨的庇护,却因秋风侵袭,使得这层罗衾也显得薄弱,无法抵御寒冷。
“不耐”则是无法承受的意思,形容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对罗衾的保温效果感到失望。五更是古代时间划分中的一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诗人在这个时间段里,感受到了彻骨的寒冷。
整句诗通过“罗衾不耐五更寒”这一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孤独和凄凉。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仅身体寒冷,心灵也备受折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句诗充满了深刻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热门名句推荐
-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 出自《佚名《四牡》》
-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 --- 出自《佚名《巷伯》》
-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 出自《佚名《大东》》
-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 出自《佚名《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