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首先“又酒趁哀弦”中的“又”字,暗示了这样的离别并非第一次发生,可能是因为诗人与朋友或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使得每一次的相聚都显得格外珍贵,而每一次的离别都让人心生哀愁。这里的“酒”和“哀弦”相互呼应,酒在悲伤的旋律中更显得醇厚,而哀弦的哀愁又因酒的助兴而更加浓烈。
接着“灯照离席”这一句,描绘了离别时的一处细节。灯火通明照亮了离别的席间,可能是为了留下最后的温暖和记忆。这里的“灯”不仅照亮了空间,也照亮了人心,暗示了在离别的时刻,人们依然希望用光明的情感来包裹彼此。
最后“梨花榆火催寒食”这一句,用梨花和榆火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寒食节的临近。梨花盛开榆火燃烧,都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节气的描绘,使得诗句中的离别情感更加深刻。
总体而言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意象,将离别的哀愁、时间的流逝以及情感的珍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在阅读时不禁感慨万千。
热门名句推荐
-
悲哉,秋之为气也! --- 出自《宋玉《九辩》》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 出自《佚名《芣苢》》
-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 出自《佚名《葛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出自《佚名《蒹葭》》
-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 出自《佚名《宛丘》》
-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 出自《佚名《月出》》
-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 出自《佚名《常棣》》
-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 出自《佚名《蓼萧》》
-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 出自《佚名《蟋蟀》》
-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 出自《佚名《葛生》》
-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出自《佚名《风雨》》
-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出自《佚名《小戎》》
-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 出自《佚名《黍离》》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出自《佚名《斯干》》
-
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 出自《佚名《彤弓》》
-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 出自《佚名《小明》》
-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 出自《佚名《鸳鸯》》
-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 出自《佚名《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