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首先我们来看“怕黄昏忽地又黄昏”,这里的“怕”字表达了诗人对黄昏的畏惧,可能是因为黄昏时分常给人一种凄凉、寂寞的感觉。而“忽地又黄昏”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黄昏时分,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常感。
接着“不销魂怎地不销魂”中的“销魂”一词,本意是指心神陶醉,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感叹自己的心情被愁绪所困扰,无法自拔。这里的重复使用“不销魂”,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无奈,仿佛在自问自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感情无法掌控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句诗通过“怕黄昏”和“不销魂”这两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波动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感叹。
热门名句推荐
-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 出自《佚名《燕燕》》
-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 出自《佚名《棫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