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通过对长城下累累白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战争残酷的深刻感受。
首先“君独不见”四个字,给人一种强烈的语气,仿佛诗人正在直接对读者说话,强调他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君”并非指特定的某个人,而是泛指所有人,意味着这首诗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接着“长城下”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历史上无数战争和牺牲的见证。诗人用“长城下”这个地点,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惨烈的战争。
“死人骸骨相撑拄”这一句,更是将画面推向了极致。在这句话中诗人用“死人骸骨”来形容战争中的死者,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而“相撑拄”则意味着这些骸骨之间相互依靠,形成了一种凄凉而诡异的景象。
整句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历史、战争、死亡等主题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在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的同时也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句诗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战争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热门名句推荐
-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 出自《佚名《卷阿》》
-
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 出自《佚名《采菽》》
-
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 出自《佚名《吉日》》
-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 出自《佚名《褰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