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𦢊】字概述
〔𦢊〕字的拼音是(báo,bó),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9画。
〔𦢊〕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𦢊〕字仓颉码是BATE,五笔是EJAI,四角号码是,郑码是QKO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𦢊〕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𦢊〕字异体字是 㿺 。
【𦢊】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𦢊】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5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7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964頁,第10字
音《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𡘋音雹。
《廣韻》:肉胅起也。
《集韻》:皮破起。
《山海經》:松果之山有鳥焉,其名曰䳋渠,可以已𦢊。〔註〕郭曰:謂皮皺起也。又,《廣韻》、《集韻》𡘋北角切,音剝。又,《集韻》:匹角切,音璞──義𡘋同。
注解
〔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áo、b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暴。
〔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áo] ⑴ 腫。㈡ [bó] ⑴ 皮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