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䯤】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kuài ㄎㄨㄞˋ

部首
笔画23画
部外笔画13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MEWJ
统一码4BE4
郑码LWLK
仓颉码BBOMA
四角码78266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䯤】字概述

〔䯤〕字的拼音是(kuài),部首是骨部,总笔画是23画

〔䯤〕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䯤〕字仓颉码是BBOMA,五笔是MEWJ,四角号码是78266,郑码是LWL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䯤〕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䯤〕字异体字是

【䯤】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䯤】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70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1450頁,第61

標點整理本: 第1446頁,第2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外切,音儈。
說文》:骨擿之可會髮者。通作會。
詩・衞風》:會弁如星。〔傳〕皮弁所以會髮。〔釋文〕會,《說文》作䯤。
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註〕故書會作䯤,謂以五采束髮也。

又,通作檜。
儀禮・士喪禮》:檜用組乃筓。〔註〕檜讀與䯤同,書之異耳。沛國人謂反紒爲䯤。
廣韻》:䯤,同「鬠」。

注解

〔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䯤〕字拼音是ku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會

〔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ài] ⑴ 古人用來束髮的骨器。⑵ 束髮。

包含【䯤】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