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襮】字概述
〔襮〕字的拼音是(bó),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20画。
〔襮〕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襮〕字仓颉码是LATE,五笔是PUJI,四角号码是36299,郑码是WTO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襮〕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襮〕字异体字是 㬧 。
【襮】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襮】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7頁,第2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6頁,第4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2頁,第48字
古文: 𧟊
音《唐韻》:布各切;《集韻》、《韻會》:廹各切,𡘋音博。
《爾雅・釋器》:黼領謂之襮。
《詩・唐風》:素衣朱襮。〔傳〕襮,領也,諸侯繡黼丹朱中衣。孫炎曰:刺繡黼文,以偃領也。
《晉書・輿服志》:皇太子五時朝服,朱衣絳紗襮阜緣。
例又,班固〈幽通賦〉:張修襮而內迫。〔註〕襮,表也。
《唐書・李晟傳》:將務持重,豈宜自表襮。
音又,《類篇》:逋沃切,音犦──義同。
例《韻會》本作𧟊。
注解
〔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襮〕字拼音是b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暴,五行属水。
〔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ó] ⑴ 绣有花纹的衣领:“素衣朱~。”⑵ 外表:“张修~而内逼。”⑶ 暴露:“将务持重,岂宜自表~为敌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