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宄】字概述
〔宄〕字的拼音是(guǐ),部首是宀部,总笔画是5画。
〔宄〕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宄〕字仓颉码是JKN,五笔是PVB,四角号码是30417,郑码是WDQY,中文电码是1339,区位码是。
〔宄〕字是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宄〕字异体字是 。
【宄】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宄】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6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81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219頁,第45字
古文: 𡧫 、 𡧌 、 𠬚
音《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𡘋音軌。
《說文》:姦也。
《周禮・秋官・司𠛬》〔註〕:由內爲姦,起外爲宄。
《書・舜典》:𡨥賊姦宄。汝作士。
例又,《漢書》作姦軌。
注解
〔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宄〕字拼音是gu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九,五行属木。
〔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ǐ] ⑴ 奸邪、作乱。《说文解字》:“宄,奸也。外为盗,内为宄。”⑵ 泛指坏人、歹徒。《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