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字的拼音是(fēng),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1画。
〔烽〕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烽〕字仓颉码是FHEJ,五笔是OTDH,四角号码是97854,郑码是UORC,中文电码是3536,区位码是。
〔烽〕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烽〕字异体字是 㶻 㷭 炐 熢 。
【烽】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词语解释 举烽jǔ fēng 燃点报警烽火。见“举燧”。 引证解释 燃点报警烽火。引《墨子·号令》:“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
词语解释 传烽chuán fēng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引证解释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引宋•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
词语解释 马烽mă fēng (1922- )作家。山西孝义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
词语解释 乱烽luàn fēng 古时用烽火报警的三种信号之一。 引证解释 古时用烽火报警的三种信号之一。引《墨子·杂守》:“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
词语解释 烽烟fēng yān 烽火台报警之烟。英beacon; beacon-fire; 引证解释 亦作“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亦借指战争。见“烽烟 tit...
词语解释 烽堡fēng pù 犹烽堠。 引证解释 犹烽堠。引《新唐书·张献甫传》:“断山浚堑,选巖要地筑烽堡。” 网络解释 烽堡fēng pùㄈㄥ ㄆㄨˋ犹烽堠...
词语解释 烽鼓fēng gǔ 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借指战事。 引证解释 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引晋•蔡谟 《与弟书》:“军中耳目当用烽鼓,烽可遥...
词语解释 夕烽xī fēng 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引证解释 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引唐•杜甫 《夕烽》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朱鹤龄 注...
词语解释 烽尘fēng chén 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 引证解释 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引元•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想 高皇想 高皇,本亭长,区区 泗...
词语解释 烽墩fēng dūn 即烽火台。 引证解释 即烽火台。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用法:主谓式;...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战争动乱。例子:在这烽火四起的年代,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和平安宁的环境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用法:作谓语、宾语...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无战事。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战乱不止。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唐]《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宋]《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唐]《杨炯《从军行》》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唐]《王维《陇西行》》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唐]《杜甫《悲青坂》》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宋]《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