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字的拼音是(jūn),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7画。
〔均〕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均〕字仓颉码是GPMM GPIM,五笔是FQUG,四角号码是47120,郑码是BRTD,中文电码是0971,区位码是。
〔均〕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均〕字异体字是 勻 汮 鈞 韻 。
【均】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词语解释 均匀jūn yún 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例雨水均匀。英even; well-distributed; uniform;时间的间隔相等。例呼吸均匀。...
词语解释 和均hé jūn 同“和韵”。协调;谐和。 引证解释 同“和韵”。协调;谐和。引汉•应劭 《风俗通·正失·乐正后夔一足》:“和均五声以通八风。”宋•叶...
词语解释 七均qī jūn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引证解释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
词语解释 五均wǔ jūn 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西汉末王莽·新朝依托《周礼》古五均说置五均官。五声的韵调。 引证解释 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引《逸周书·大聚》...
词语解释 均沾jūn zhān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英participate equally; 引证解释 见“均沾”。亦作“均霑”。谓同样地得到。引《二十年目睹...
词语解释 均分jūn fēn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英divide equally; 引证解释 公平分配;平均分配。引《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
词语解释 均遍jūn biàn 均匀周遍。 引证解释 均匀周遍。引《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韩诗外传》卷四:“君人者,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 ...
词语解释 均徧jūn biàn 均匀周遍。 引证解释 均匀周遍。引《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韩诗外传》卷四:“君人者,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
词语解释 均辨jūn biàn 公平。 引证解释 公平。引《荀子·富国》:“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梁启雄 ...
词语解释 均礼jūn lǐ 行对等之礼。 引证解释 行对等之礼。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牧(奚牧 )与 东秦 主 兴 书称‘顿首’,与之均礼。引兴 怒...
均:平均。贫穷和富裕很不平均。 出处:《魏书・世祖纪上》:“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离水旱,致使生民贫富不均,未得家给人足。”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
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出处:《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用法:作谓语;形容待遇不相...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
同“力均势敌”。 出处:《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用法:作定语、宾语;形容双方力量相等。例子:《周书·武帝纪下》:“兵连祸结,力敌势均,疆场之...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例子:《周书·儒...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
见“权均力齐”。 出处: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功劳大。
鸿:大;均:平。指太平盛世。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太平盛世。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周]《佚名《行苇》》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宋]《苏轼《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周]《《论语·季氏篇》》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清]《严遂成《乌江项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