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絭】字概述
〔絭〕字的拼音是(juàn),部首是糸部,总笔画是12画。
〔絭〕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絭〕字仓颉码是FQVIF,五笔是UDXI-86、UGXI-98,四角号码是90903,郑码是UBZ,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絭〕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絭〕字异体字是 弮 。
【絭】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絭】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08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3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5頁,第22字
音《廣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𡘋音券。
《說文》:攘臂繩也。
《博雅》:絭謂之纕。
《廣韻》:連弩三十絭共一臂。
音又,《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𡘋音眷──義同。
音又,《廣韻》:俱願切;《集韻》:居願切,𡘋音𢑆──義同。
音又,《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𡘋音挶──義同。
音又,《集韻》:驅圓切,音圈──義同。
注解
〔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絭〕字拼音是ju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龹、糸。
〔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àn] ⑴ 用来束腰或衣袖的绳子。⑵ 束缚。⑶ 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