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字概述
〔衿〕字的拼音是(jīn),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9画。
〔衿〕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衿〕字仓颉码是LOIN,五笔是PUWN,四角号码是38227,郑码是WTSX,中文电码是5912,区位码是。
〔衿〕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衿〕字异体字是 紟 。
【衿】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衿】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3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8頁,第6字
音《唐韻》、《集韻》、《正韻》𡘋居吟切,音今。
《說文》衿謂之袸。〔註〕衣小帶也。
例又,揚子《方言》:衿謂之交。〔註〕衣交領也。
《詩・鄭風》:靑靑子衿。〔傳〕靑衿,靑領也。
音又,《類篇》:渠金切,音琴;其淹切,音箝──義𡘋同。
音又,《玉篇》:巨禁切,音妗。
《禮・內則》:衿纓綦屨。〔註〕衿,猶結也。
《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例又,《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註〕衿,帶也。
例又,《通志・六書略》與襟同。
例《韻會》作紟。
注解
〔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衿〕字拼音是j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今,五行属木。
〔衿〕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今声。本义是古代衣服的交领。
〔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n] ⑴ 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⑵ 系衣裳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