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jǐng ㄐㄧㄥˇ

部首
笔画19画
部外笔画13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AQKY
统一码8B66
郑码ERMS
仓颉码TKYMR
四角码48601
电码6226
异体字

【警】字概述

〔警〕字的拼音是(jǐng),部首是言部,总笔画是19画

〔警〕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警〕字仓颉码是TKYMR,五笔是AQKY,四角号码是48601,郑码是ERMS,中文电码是6226,区位码是

〔警〕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警〕字异体字是

【警】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警】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2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83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157頁,第26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𡘋音景。
說文》:戒也。
玉篇》:敕也。
左傳・宣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衞不徹警也。〔疏〕戒之至也。
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宮中之職事。〔註〕勑戒之言。

又,猶起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動衆人,令早起也。

又,《廣韻》:寤也。

又,《廣雅》:警警,不安也。

又,曲名。
唐書・儀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

又,通作儆。
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也。
前漢・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䟆。〔師古註〕警者,戒肅也;䟆,止行人也。
周禮・夏官》〔鄭註〕作儆蹕。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警州,本定遠城。

亦通作驚。
史記・司馬相如傳》祝融驚而蹕御,《漢書》作警。

說文》本作

注解

〔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警〕字拼音是jǐ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敬、言,五行属

〔警〕字造字法是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是戒敕。

〔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ǐng] ⑴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⑵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⑶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⑷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

含【警】的组词

含【警】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