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袆】字概述
〔袆〕字的拼音是(huī),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9画。
〔袆〕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袆〕字仓颉码是LQS,五笔是PUFH,四角号码是35227,郑码是WTBY,中文电码是5966,区位码是。
〔袆〕字是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袆〕字异体字是 褘 。
【袆】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袆】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5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1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7頁,第5字
音《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吁韋切,𡘋音暉。
《玉篇》:后祭服也。
《禮・玉藻》:王后褘衣。
《釋名》:王后之上服曰褘衣,畫翟雉之文于衣也。伊洛而南,雉靑質五色備曰翬,鷂翬畫鷂雉之文于衣也。
音又,《篇海》:雨非切,音韋。
《類篇》與幃同,囊也。
《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註〕卽今之香纓也,褘邪交落,帶繫于體,因名爲褘。
例又,《類篇》:蔽膝也。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褘,或謂之袚,自關而東謂之蔽膝。
例又,美也。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褘而。
例又,《唐韻古音》與委通。王應麟《詩攷》:褘隋卽委蛇,出《韓詩》內傳。漢衞尉衡方𥓓,褘在公。
音又,音猗──人名。
《前漢・王子侯表》:安侯褘嗣。
音又,音鞠。
《禮・玉藻》:再命褘衣。〔註〕褘讀爲鞠。
注解
〔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褘〕字拼音是h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韋。
〔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ī] ⑴ 王后的祭服。衣上有野雞的圖紋。《玉篇•衣部》:“褘,畫翬雉於王后之服也。”⑵ 蔽膝;佩巾。佩之於前,可以蔽膝,蒙之於首,可以覆額。《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㈡ [yī] ⑴ 美好。《文選•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