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黻】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ㄈㄨˊ

部首
笔画17画
部外笔画5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OGUC-86、OIDY-98
统一码9EFB
郑码KUXS
仓颉码TBIKK TBIKE
四角码33247
电码7833
异体字

【黻】字概述

〔黻〕字的拼音是(fú),部首是业部,总笔画是17画

〔黻〕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黻〕字仓颉码是TBIKK TBIKE,五笔是OGUC-86、OIDY-98,四角号码是33247,郑码是KUXS,中文电码是7833,区位码是

〔黻〕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黻〕字异体字是

【黻】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黻】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523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525頁,第22

唐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𡘋音弗。
說文》:黑與靑相次文。
爾雅・釋言》:黼黻,彰也。〔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已相背。

又,《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又,《釋名》:黻冕,黻紩也,畫黻紩文綵於衣也。此皆隨衣而名之也,所垂前後珠轉減耳。○〔按〕按黻之狀如①。①,古弗字。
增韻》云:兩已相背形。
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①字两弓相背。

注解

〔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黹部

〔黻〕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黹、犮,五行属

〔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黹( zhǐ ),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犮 bó。本义是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ú] ⑴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⑵ 同“韨”。

含【黻】的组词

包含【黻】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