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字概述
〔黼〕字的拼音是(fǔ),部首是业部,总笔画是19画。
〔黼〕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黼〕字仓颉码是TBIJB,五笔是OGUY-86、OISY-98,四角号码是33227,郑码是KULF,中文电码是7834,区位码是。
〔黼〕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黼〕字异体字是 。
【黼】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黼】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23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25頁,第24字
音《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𡘋音甫。
《說文》:白與黑相次文。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
《爾雅・釋器》:斧謂之黼。〔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
《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注解
〔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黹部。
〔黼〕字拼音是f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黹、甫,五行属水。
〔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黹( zhǐ ),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是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ǔ] ⑴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