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ㄈㄨˊ

部首
笔画6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WDY
统一码4F0F
郑码NGS
仓颉码OIK
四角码23284
电码0126
异体字

【伏】字概述

〔伏〕字的拼音是(fú),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6画

〔伏〕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伏〕字仓颉码是OIK,五笔是WDY,四角号码是23284,郑码是NGS,中文电码是0126,区位码是

〔伏〕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伏〕字异体字是

【伏】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伏】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5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20頁,第1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房六切,音服──偃也。
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
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
詩・小雅》:潛雖伏矣。
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
左傳・隱十一年》:既伏其罪矣。

又,三伏。
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
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
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
古今注》:燕伏戊己。
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
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又,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注解

〔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伏〕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犬,五行属

〔伏〕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是俯伏;趴下。

〔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ú] ⑴ 趴,脸向下,体前屈⑵ 低下去⑶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⑷ 使屈服⑸ 隐藏⑹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⑺ 姓。

含【伏】的组词

含【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