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衈】字概述
〔衈〕字的拼音是(ěr),部首是血部,总笔画是12画。
〔衈〕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衈〕字仓颉码是HTSJ,五笔是TLBG,四角号码是21140,郑码是MLCE,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衈〕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衈〕字异体字是 。
【衈】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衈】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3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7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2頁,第18字
音《唐韻》、《集韻》𡘋仍吏切,音餌──開𠛬書殺雞血祭名。
例又,《玉篇》:耳血也。
《禮・雜記》:其衈皆于屋下。〔註〕衈,謂將刲割牲以釁,先滅耳傍毛薦之。耳,聽聲者,吿神欲其聽之。
例又,釁也。
《榖梁傳・僖十九年》:用之者,叩其鼻以衈社也。〔范甯註〕取鼻血以釁祭社器。
注解
〔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血部。
〔衈〕字拼音是ěr,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血、耳。
〔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ěr] ⑴ 古代祭祀前宰杀牲畜取血来涂器物:“其~皆于屋下。”⑵ 中医指眼耳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