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迵】字概述
〔迵〕字的拼音是(dòng),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9画。
〔迵〕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迵〕字仓颉码是YBMR,五笔是MGKP,四角号码是37302,郑码是WLD,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迵〕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迵〕字异体字是 洞 。
【迵】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迵】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7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55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39頁,第16字
音《唐韻》、《集韻》𡘋徒弄切,音洞。
《廣韻》:過也。
《史記・倉公傳》:診其脈迵風。〔註〕言風洞徹五臟也。
音又,《玉篇》:徒東切,音同──達也。揚子《太𤣥經》:中㝠獨達,迵迵不屈。〔註〕中心㝠㝠迵達,故通而不盡。
注解
〔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迵〕字拼音是dò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同。
〔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òng] ⑴ 通达:“~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