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dǒng ㄉㄨㄥˇ

部首
笔画12画
部外笔画9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ATGF
统一码8463
郑码EMKB
仓颉码THJG
四角码44105
电码5516
异体字

【董】字概述

〔董〕字的拼音是(dǒng),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2画

〔董〕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董〕字仓颉码是THJG,五笔是ATGF,四角号码是44105,郑码是EMKB,中文电码是5516,区位码是

〔董〕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董〕字异体字是

【董】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董】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0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045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014頁,第11

古文: 𦱦

唐韻》:多動切;《集韻》:覩動切,𡘋音懂。
爾雅・釋詁》:董,督,正也。
書・大禹謨》: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
史記・倉公傳》:氣當大董。

又,《周禮・春官》辨九𢷎:四曰振動。〔鄭註〕動讀爲董,書亦或爲董。振董,以兩手相擊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
續博物志》:董蕖者,婆羅門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
左傳・文六年》:改蒐于董。〔註〕河東汾隂縣有董亭。

又,澤名。
後漢・郡國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又,姓。
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颺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龍多歸之,服事帝舜,賜之姓曰董。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韻》:主勇切,音腫。
羣經音辨》:短也,《左傳》余髮董董,今本作種種。

又,《字彙補》:董正之董,讀若督,東谷切。

集韻》:通作蕫。

注解

〔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董〕字拼音是dǒ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重,五行属

〔董〕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是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ǒng] ⑴ 监督管理⑵ 正:“余将~道而不豫兮”。⑶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⑷ 姓。

含【董】的组词

包含【董】的诗词名句